E-M1與4/3系統鏡頭 E-M1 & 4/3 System Lens (for English reader)

前言

  是的,我一直在看著。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2007年中,Olympus 4/3系統的數位單眼相機E-510,引領我走入攝影殿堂的最初,即使數位相機不停改朝換代,它始終一路陪伴在我身旁,而時間就這樣過去了。

  但天下無不散的宴席,2011年底時,一場意外導致E-510在拍照功能無損的狀況下卻無法再正常運作,由於迷戀手上幾支4/3系統鏡頭,又對當時4/3系統的頂級機身E-5有所保留,於是回頭撿了臺歐洲限定的E-400先將就著用,除了可體驗傳說中的Kodak CCD究竟有何特別之處以外,也持續等待4/3系統是否會有什麼契機。

此消彼長

  相對於4/3系統的停滯,M4/3系統的發展則是愈來愈超前,拜電子技術進步所賜,2012年時,出現了性能、外觀、畫質等各方面都令人為之驚豔的E-M5,至此,M4/3系統將原本4/3系統最初規劃時的理想--「輕巧、高畫質、相對平實的價格」實現大半,所遺撼者,僅有原本4/3系統鏡頭群的對焦速度問題。

  在E-M5推出的同時,Olympus明確表示它的定位不屬於M4/3系統OM-D系列的頂級機,一年多後,可以有效提升4/3系統鏡頭對焦應用速度的機身-「E-M1」終於現身,這部千呼萬喚始出來的OM-D高階機種,透過將相位差對焦點潛埋在感光元件上的方式,實現了在M4/3系統的機身上有效利用4/3系統鏡頭的可能性,某種層面來說,這是對4/3系統使用者的一個交待,而4/3系統的存續,大致也算有了結論。

E-M1與E-510
E510&EM1

  對於迷戀4/3系統鏡頭群的人來說,可供選擇的其實不多,而配備了不少新技術在身上的E-M1或許會比其它選擇有更多的可能性。在一段時間的等待後,於10月最後一天拿到預購的KIT鏡組,相機開箱後第一眼的印象頗佳,比E-510略小的機身但仍算可以接受的握把,在體驗會上約略淺嘗過的機身性能,整體而言十分符合個人對相機選擇上小巧精悍的偏好;拿到相機的當晚迫不及待地在臺北保安宮隨手試拍,高ISO搭配五軸防手震拍攝出來的結果,和4/3系統的舊機身真是不可同日而語。

E-M1 & M.ZD 12-40mm F2.8
20131031Taipei01

E-M1 & Panasonic 20mm F1.7
20131031Taipei02

操控性

  E-M1入手一個月以來幾乎每天都帶著出門,上班族能拍照的時間有限,惟有利用每日上下班通勤的片刻,以及假日才有的空檔,儘量去熟悉它;相較於入門款的E-510,定位在整個系統頂端的E-M1,在操控性上自然是好過許多,基本配備的雙轉盤,再加上撥桿組合的變化,許多設定的變更不再像從前一樣,必須進入選單操作,這是首次使用頂級機身和從前最大不同的感受。另外,由於OM-D系列前一部機身E-M5在按鍵大小的設計上為許多人所詬病,在E-M1上Olympus應該有注意到而作了調整,E-M1的按鍵大小還算適中,使用上沒什麼大問題;至於機身的體積,比E-510要小一些些的E-M1,在握把的部分也是比E-510小一點點,剛好到達足以握實的臨界點,要是E-M1的握把再小下去的話,可能就會引起使用者在握持上的困擾了;順道一提,E-M1是筆者第一部帶有翻轉螢幕的相機,有了這個便利的工具,許多過往因為怕麻煩而不易拍攝的畫面也變得輕鬆起來,在相機的操控上也算是一個加分項目。

以翻轉螢幕從低角度取景拍攝
20131116Taipei01

43系統鏡頭的應用

  E-M1的外型設計上和刻意向傳統機身靠攏的E-M5不同,比較偏向原本數位單眼相機的模樣,最明顯的差別就在於突出的握把,這樣的設計在搭配相對較大的4/3系統鏡頭時,可以讓使用者有更好的握持感。手邊所有的4/3系統鏡頭共4顆,分別是ZD 9-18mm F4-5.6、ZD 12-60mm F2.8-4 SWD、ZD 50-200mm F2.8-3.5 SWD、ZD 50mm F2 Macro,有了E-M1之後,這些鏡頭彷彿重獲新生,而我也期待著這些鏡頭在E-M1上的表現。

對焦速度

  E-M1和4/3系統鏡頭搭配最受矚目的環節就在於對焦速度上,和過往的M4/3系統機身比起來有十分長足的進步,網路上已有許多實測的影片可供參考,大致上的評語是4/3系統鏡頭在E-M1上的對焦速度較原先最快速的E-5稍慢,但準確度好上許多,值得注意的是有篇文章提到,E-M1潛埋在感光元件上的相位差對焦點,於快門速度低於1/120秒以下時效能會大幅減低,實際使用發現,當E-M1在光線較弱情形下,轉接的4/3系統鏡頭確實會有對焦能力受到影響的狀況,但在一般光線條件下,則表現得十分正常,由於相位差對焦方式原本在弱光情形下就有受到影響減弱的可能,所以筆者對E-M1這種狀況真正的成因難以下定論,僅將使用經驗中確實發生的情形加以表明。
  
  整體而言,由於筆者使用4/3系統機身的經驗有限,僅曾使用過E-510和E-400,至於4/3系統時代高階機身的千鳥對階系統則是完全沒有長時間體驗過,再加上主要拍攝的題材多偏向靜態捕捉,所以E-M1轉接4/3系統鏡頭的對焦速度對於筆者而言已經合格,但若要以這樣的組合來拍攝對焦效能要求較高的動態畫面,可能會是比較具有挑戰性的作法。

畫質

  E-M1另一項特點是拿掉低通濾鏡的感光元件,搭配4/3系統鏡頭所拍攝照片的畫質相當出色,色彩管理方面也保留了Olympus的一致性,鮮豔飽滿,但整體畫面感覺更加清透,那種整張照片透亮的感覺,較之使用Panasonic LiveMOS的E-510或Kodak CCD的E-400似乎都更上層樓,或許拿掉低通濾鏡的感光元件除了在細節上更加豐富以外,在光線的接收上也更加充沛了。值得一提的是,國外有使用者測試發現E-M1在低ISO長曝純淨度上表現較E-M5要差,由於夜間長曝畢竟不屬於4/3、M4/3系統的強項,筆者實際將E-M1的ISO設在LOW時的長曝效果已經令人感到滿意,所以這部份並不強求,夜間長曝的畫質能否接受,就由使用者個別判斷了。

E-M1 & M.ZD 12-40mm F2.8   ISO100 F5.6 40s
20131109Keelung01

便利性

  相對於低ISO長曝的部分,在高ISO的可用性方面,依據一些網站及網友自行測試的結果,筆者將E-M1的自動ISO上限設在3200,實際使用時,在日間光源充足情況下較低的ISO值已可達到畫質細膩和快門速度的要求,而夜間手持拍攝時感光度即使拉高到ISO 3200畫質也有一定水準,這對於每日生活隨拍來說便利性十足。

ISO3200可用對夜間手持拍攝十分方便
20131118Taipei01

20131123Taipei16

其它的進步

  對於一個從E-510/E-400更換為E-M1的使用者來說,它在許多方面的進步是十分顯著的,相當聰明的自動白平衡,不再像過去4/3系統的相機一樣飄乎不定,甚至老拍出古怪的色彩;強大的五軸防手震讓手持拍攝更無後顧之憂;明亮且大小合宜的電子觀景窗讓使用者在拍攝取景上便利且舒適;電子水平儀的輔助在需要抓取水平線的拍攝狀況下十分有用;Livetime即時顯示讓長曝的經驗完全改寫,對於喜歡搖黑卡的攝影者來說更是一大福音;wifi無線傳輸的搭配,不只省下快門線這項工具,還能有更多創意的拍攝手法;這些都是E-M1相當值得讚許的地方。

4/3系統鏡頭實拍

  以M4/3系統的機身而言,E-M1被放在頂端位置當之無愧,然而它更重要的價值在於能否順暢地承接整個4/3系統鏡頭群,這筆4/3系統的光學遺產,在E-M1上到底能發揮到什麼程度,E-M1是否也能一併擔當起4/3系統頂級機身的位置,惟有透過實際使用才知道,以下為筆者這個月轉接手邊4顆4/3系統鏡頭使用後的看法。

ZD 9-18mm F4-5.6

  定位在Standard等級的ZD 9-18mm F4-5.6,過往在4/3系統上的畫質表現中規中矩,符合ZD鏡頭素質皆有一定水準的慣例,同時憑藉著它輕便廣角大魄力的特色,讓人在出門時多帶著它也不覺負擔,因此屬於筆者愛用鏡之一,轉接在E-M1之後廣角魄力不變,不論是在高深的室內空間、宏偉的建築物前或是廣闊的戶外大景等場合,都能將它廣角誇張的角度發揮得淋漓盡致,然而較大的問題卻發生在邊角畫質的嚴重劣化,和使用在4/3系統機身時差異極為明顯;光圈全開時離畫面中心不遠處即已模糊,縮到F8改善也有限,要縮到F16才比較能夠接受,但因為繞射現象的關係,整體畫質又沒有F8時來得好,考量整個邊角畫質劣化的影響,這顆鏡頭使用上光圈還是以F16為主,所以主要在大晴天或能上腳架時使用為佳,以轉接鏡頭而言,主要價值大概就係現成而堪用的廣角鏡頭。

20131116Taipei02

20131108Taipei03

20131107Taipei03

20131117Taipei04

20131130Tainan03

ZD 50mm F2 Macro

  ZD 50mm F2 Macro原本定位應該在High Grade鏡頭,但因備受好評的優異解析能力而號稱為無銀環的Super High Grade鏡頭,其柔美的散景也是一大特色,原本在4/3系統機身上的對焦行程較長,速度頗慢,轉接在E-M1上對焦速度卻有飛快的差別,推測係因為有F2.0的大光圈,鏡頭入光量較大,對於E-M1感光元件上的相位差對焦點功能發揮有很大的作用;其次,ZD 50mm F2 Macro可說是筆者手邊4顆拿來轉接的4/3系統鏡頭當中,在E-M1上整體狀況最優的1顆,拍攝時即使全開光圈表現還是可圈可點,邊角亦無太大的衰減,對於過往在4/3系統機身上較少使用它的筆者來說,就像重新發現新大陸一樣的驚喜。

20131112Taipei01

20131120Taipei01

20131114Taipei01

20131120Taipei02

20131113Taipei01

ZD 12-60mm F2.8-4 SWD

  同樣屬於High Grade鏡頭的ZD 12-60mm F2.8-4 SWD原本是不打算作轉接測試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剛拿到E-M1 KIT鏡組時試拍了一下,M.ZD 12-40mm F2.8的畫質表現極佳且體積緊湊重量又輕,再加上原生M4/3鏡頭的對焦表現終究比轉接的4/3系統鏡頭為佳,因此ZD 12-60mm F2.8-4 SWD立刻被打入冷宮。其實最初預購E-M1時原想買單機身再轉接ZD 12-60mm F2.8-4 SWD就好,然而轉念購入KIT鏡組卻有更令人意料之外的驚喜,這也是始料未及的情形。

  後來想想12-60和12-40在焦段上還是差了1/3,若再搭配E-M1的數位式兩倍拍攝效果,以旅遊鏡的角度來看仍有它的價值存在,所以還是找了時間轉接到E-M1上試拍,ZD 12-60mm F2.8-4 SWD轉接之後的對焦表現還不錯,速度和準度都不差,畫質方面,邊角同樣有劣化的情形,但較Standard等級的ZD 9-18mm F4-5.6好上許多,建議廣角端至少縮光圈至F5.6,望遠端至少縮至F8,邊角畫質劣化的情形就可以有所改善,當然,如果拍攝時原本邊角就安排屬於散景的部分,那這部分便可稍作忽略,不必特別去擔心。至於中心部分的畫質則是一點問題也沒有,完全對應其原本就該有的High Grade等級。

20131123Taipei12

20131123Taipei02

20131123Keelung01

20131123Taipei08

20131123Taipei09

ZD 50-200mm F2.8-3.5 SWD

  ZD 50-200mm F2.8-3.5 SWD這顆鏡頭是筆者最愛的4/3系統鏡頭,它的畫質、體積、重量、光圈大小、價格等,在其它相機系統裏幾乎難以找到相匹敵的角色,如果說筆者是為了這顆鏡頭而無法離棄4/3系統,這說法一點也不為過。長焦鏡頭視角壓縮的特性,往往能創造出常規以外的視覺效果,過往它和E-510的搭配,屢屢拍出觸動我心的照片。和同為High Grade鏡頭的ZD 12-60mm F2.8-4 SWD比起來,ZD 50-200mm F2.8-3.5 SWD在各方面都要再好上一些,因此筆者也十分關心它轉接到E-M1之後的表現,經實際使用後,確認其轉接在E-M1上較過往在4/3系統機身上所得更為出色,邊角畫質劣化的情形也很輕微,筆者的使用習慣光圈常固定在F4,此時邊角畫質已沒什麼太大問題,受益於E-M1大幅進化後的機身,整體畫面更是得到相當程度的提升,對於喜愛這顆鏡頭的人來說,相信會是個好消息。

20131117Taipei01

20131123Taipei06

20131124Keelung02

20131110Taipei03

20131117Taipei02

藝術濾鏡效果的使用時機

  Olympus從原本4/3系統的E-30之後機身上開始搭載所謂的藝術濾鏡,這些濾鏡效果豐富了使用者更多圖像創作的樂趣,並一路延續到M4/3系統上,E-M1當然也不例外,原本在這段轉接4/3系統鏡頭到E-M1的拍攝期間,為瞭解ZD鏡真正的實力,都以正常模式拍攝出圖,但偶爾還是忍不住使用機身上的藝術濾鏡效果來取樂自己一番,由於這些藝術濾鏡在套用後多半會對畫面的細節造成一些減損,因此,在使用上建議要從整體性的觀點來看,若是透過這些濾鏡的轉化後雖然損失了細節,但卻能讓整張照片得到更強化的效果,如此的使用時機就會是比較恰當的。

20131104Taipei01

20131123Taipei03

20131110Taipei02

20131123Taipei13

20131130Tainan06

廬山煙雨浙江潮 寫在結語之前

  4/3系統對筆者而言一直是個十分能滿足個人拍攝需求的工具,然而在許多場合常見到沒用過4/3或M4/3系統的人對它有許多想像,也常見到4/3及M4/3系統使用者對較大片幅系統有些不同的想像,這些想像與事實是否有落差,多半只有自己親身體會過才知道。宋朝大文豪蘇東坡有詩云:「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物,廬山煙雨浙江潮。」人們對於耳聞卻未曾親眼見過的事情總是充滿好奇和想像,對於沒接觸過的東西則是念著掛著,廬山上娉娉嫋嫋的山嵐細雨和浙江波瀾壯闊的錢塘潮在人們的口耳相傳中是如此神妙絕奇,生平若不曾見過感覺心裏似乎就少了點什麼,等到有一天親臨現場見到了,才明白它也不過就是「廬山煙雨浙江潮」如此而已。

  在4/3系統的使用者中很早也就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4/3系統的缺點沒用過的都知道,而4/3系統的優點卻只有用過的才知道。」,其實一個相機系統本身的客觀條件如何,資訊攤開來看一清二楚,就像廬山煙雨浙江潮一樣,各式各樣的相機也就只是相機,自有它的好與壞,事實上這世界並不存在一個絕對完美的相機系統,A系統的長處也許是B系統的短處,但B系統的長處也可能是A系統的短處,使用者惟有先釐清自己的需求,然後也了解不同系統的優缺點之後,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相機,接下來就是把手中工具的長處盡量發揮,並懂得如何避開短處,這樣最後得到的結果應該和想要的不致相去太遠才是。

結語 始共春風容易別

  E-M1作為4/3和M4/3系統新一代的頂級機身,一個月以來帶給筆者和過往相當不同的使用經驗,滿意度自是不在話下,當然相機廠商應該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未來繼續努力改進以因應更多的挑戰,而系統先天的優劣勢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同為宋朝文人的歐陽修曾說:「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別。」,即使無法真的完全體驗過每個系統的特色,使用者至少可以反求諸己,想清楚自己要的究竟是什麼,然後在令人眼花繚亂的相機市場中作出取捨,找到適合自己的相機,重點並不在於一定要看盡洛陽城中遍開的百花,而是如何在幾度春風中分辨出哪些是真正值得去追求的,而後能放下其它的執念。

  對於手中尚有原本4/3系統High Grade等級以上鏡頭的使用者來說,E-M1會是個令人不後悔的好機身,它能夠將你手中既有的資源作出最佳程度的利用,讓你看見ZD鏡更多的可能性;對於原本M4/3系統的使用者來說,是否值得升級到E-M1,就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E-M1多少有點為了4/3系統鏡頭的延續而生,若手邊沒有4/3系統High Grade等級以上鏡頭的人,其實E-M5搭M4/3系統的鏡頭就已十分好用,除非對機身固定握把和E-M1的一些新增功能有強烈需求,否則價格正實惠的E-M5或再等下一代的機身都是不錯的選項;至於對完全沒有系統包袱或是想跨系統嘗試的人而言,E-M1除了價格以外,肯定是目前4/3、M4/3系統的首選,至於它究竟對不對得起自己的身價,這涉及到個別主觀的價值判斷,我想這個看法就保留給讀者自己吧。

2013年11月E-M1拍攝照片(全)



回首頁 Back to Home  回攝影雜文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