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片 Film

  攝影之所以能夠拍出畫面,除了透過物理光學上的組件將影像投射出來以外,也須要能夠將其保存下來的感光媒介協助捕捉畫面,才能完成記錄的任務,成為時 空的切片。從攝影術發展開始,各種不同的感光媒介陸續出現,如濕火棉膠板(Wet-Collodion Plate)、蛋白相紙(Albumen Print)、溴化銀膠板(Gum Bichromate Print)、、、等,其中溴化銀膠板即為今日所稱底片(Film)的前身。這些早期攝影感光媒介共同之處都在於使用各種化學反應藥劑,讓透過鏡頭進入相 機的光線與其產生化學變化,刻下影像的痕跡。早期各式感光媒介發展多達十餘種,經過不斷的篩選及淘汰後,遺留下來並成為主流的就是底片。

old
1857年由Francis Frith使用蛋白相紙產製的影像

film
市售135底片


  底片在過去一百多年中是相機拍攝成像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其本身也不斷地演進,提供攝影者更多元的選擇,雖然由於數位相機的發展,讓底片的市場受到影響 而大幅萎縮,有些人因而認為底片是種過時的感光媒介,對其前景感到悲觀,然而一項物品會流傳那麼久的時間,一定有它的價值存在,底片作為相機感光媒介,有 許多優異的特性,目前的數位感光元件同樣也有其擅長之處,對於兩者之間的差別,彼此無法全然相比,因此在攝影領域當中,底片仍然佔有一席之地,只是不像過 去那樣全面佔據市場,但在藝術創作和黑白攝影方面,底片有其難以動搖的地位。

底片的成像原理

  底片是一種類比形式的感光媒介,由「感光乳劑Photographic Emulsions」和「片基Film Base」所構成,感光乳劑的主要成份為鹵化銀,而鹵化銀則是化學上的鹵素(氟、氯、溴、碘等)與銀元素所形成的氯化鈉型結構,氯化鈉也就是俗稱的鹽,因 此底片又被稱作銀鹽工藝;底片的製作過程是先將呈現液態的感光乳劑塗佈在片基上,再經由後續的「冷凍」、「脫水」、「裁切」等處理之後,就得到可以拿來拍 照的成品;在實際使用時,透過相機對底片進行曝光動作,而讓明暗不等的光線照射到感光乳劑上,此時感光乳劑中的鹵化銀會因為光能而產生化學變化,轉變成黑 色的金屬銀,再經由顯影這道化學還原程序之後,固定於片基上,並形成深淺不一的灰階影像,這就是一般所見到沖洗完成的底片。

黑白與彩色底片

  底片基本上可分為黑白和彩色兩種類型,黑白底片的感光乳劑塗抹為一層,且僅能感受各種光線的強弱,彩色底片則塗抹了三層感光乳劑,所以除了光線的強弱 以外,還能表現出三原色,這是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同時彩色底片又分為正片Color Reveral Film和負片Color Negative Film,正片在拍攝完並經過顯影之後,就能獲得和人眼於拍攝情境所見相近的實際影像,可以直接觀看,它也就是俗稱的幻燈片;至於負片在拍攝完並經過顯影 之後,獲得的是畫面中原來色彩的負色(補色),也就是藍色變黃色、紅色變青色,要再經過一道光學放像或數位掃描的程序,才能呈現原來應有的色彩。
底片由於成像方式的關係,對於色彩的表現有其獨到之處,而黑白底片的階調呈現同樣也難以取代,這是許多攝影人仍然喜愛選用底片作為相機感光媒介的原因。



回首頁 Back to Home  回攝影雜文目錄  回「攝影的起點」化學篇